公眾人物被認為失言的例子,層出不窮,像是負責拍攝台版「太陽的後裔」的導演梁修身,在日前的記者會上即說,將所有出現在劇情中的裝備其價值列入計算,每一集的製作預算高達十億,這樣的算法正確嗎?
再如,某幼稚園透過政府的公標案請劇團表演,每場的演出費為台幣兩千五百元,有人據此算出演員的時薪百元不到,屏東縣稅務局則認為,每場演出需時二十至三十分鐘、演員五名,因此每人時薪超過一千,究竟孰是孰非呢?
筆者將從心理學及統計學的角度,引領各位初步了解人腦運作的機制,並以此為基礎觀察我國刑事訴訟的實務狀況,希望經過本文的介紹後,各位能以類似的方法,找出屬於自己的科際整合途徑。
Chapter I
心與腦
人腦處理所有問題都一樣嗎?
心理學認為人腦在處理問題時,會先區分問題的種類,然後再進一步尋找合適的解題方式,畢竟法學院必修的債總沒辦法用週期表回答,而兩元素間的鍵結屬於哪種,也無法用公平正義判斷。
基本上問題可區分為兩大類:結構清楚(定義明確,有一定解決路徑)以及結構未明(沒有清楚、立即且明顯的解答路徑)的問題,前者如數學的四則運算,後者則佔日常生活的大多數,可以說八至九成的問題都屬於結構未明,如筆者最擔心家姊問的問題之一:「我這樣穿好看嗎?」,根本找不到明確的解答路徑,而且根據每次不同的情境,都要換一個方式思考,相當困難。
結構清楚的問題,其解題路徑大致有算則法(或演算法,algorithm)、捷思法(heuristics)、經驗法則(rules of thumb)、分析(analysis)以及整合(synthesis)等;結構未明的問題,由於本來就沒有清楚、立即且明顯的解答路徑的問題,因此沒有特定的解題方法(雖然在資訊工程領域中有專門處理此類問題的演化法)。然而,即便日常生活中常常面對結構未明的問題,但我們還是活得好好的,總是能找出適當的解決方式,這是為甚麼呢?顯然人腦能夠迅速地從三千煩惱絲中,找到快刀斬亂麻的方法,它究竟是怎麼辦到的?
處理問題的第一抉擇 ─本來就知道嗎?
通常生物在處理問題時依循兩大模式:先備反應(preprogrammed responses)以及學習。前者是指天生即具備的對應環境之能力,不經學習即可擁有,如本能、習慣化(Habituation,個體逐漸熟悉某一刺激,會愈來愈少注意此刺激的過程)及去習慣化(Dishabituation,改變原本熟悉的刺激,個體又會再度注意到此刺激);後者則是本文的重點之一,人類(或哺乳動物)與其他物種最大的差別就在於優越的學習能力,俗話說:「不經一事,不長一智」,它讓我們能夠應對瞬息萬變的生活,心理學對於學習的定義,簡單來說就是:個體由於「經驗」而使行為、思想或感覺產生相對長期的變化。在複雜的人類社會中,幾乎所有的事情都必須透過學習才能解決,也就是說,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幾乎無法僅靠本能生存。而所謂的經驗,其實就跟「記憶」密切相關,畢竟沒有記憶的話,基本上無法形成經驗。有趣的是,對於心理學家而言,由於它無法直接以感官觀察,因此僅僅只是一種,人們相信它存在的「假設建構」(hypothetical construct)。
看不到也摸不到的記憶─解決問題的依據
傳統的記憶觀點認為人腦有三種記憶儲存所:感覺記憶(sensory memory),僅能儲存有限的資訊量,維持時間根據不同受器(如眼睛、耳朵及皮膚等)而有所差異,如影像記憶僅能維持不到一秒的時間,聲音記憶則是至少四秒;短期記憶(short-term memory),儲存相對較少的記憶量,大約7個物件的容量,可維持五秒至兩分鐘左右;以及長期記憶(long-term memory),能永久儲存無限數量的訊息,長期記憶又可以再細分為陳述性知識(declarative knowledge)以及程序性知識(procedural knowledge),前者係指能以文字陳述出來的事實訊息,後者則指執行一項作業所需的一連串步驟的技能,如游泳。
對記憶有初步了解後,讓我們接著探討記憶的處理歷程,首先當然要從收錄(encoding)開始,此階段大腦將感覺訊息轉為可以了解的心智表徵(如聲音、圖像或意義等),接下來便是儲存(storage),將收錄的訊息保留在記憶中,最後則是回憶(retrieval)。
提取哪個記憶才好?基模滿足你的一切需求
當我們在解決問題的時候,大致上都依賴過往的經驗,以尋求解決途徑,此時便攸關回憶,但老師上課提到的法條多到數不清,在考試時一條一條回想顯然不可行,等到回憶完時,恐怕考試時間也到了,學生總不能一直以好課值得一修再修的心態展望未來吧?因此人腦會傾向建構一種由知識以及基模(schema)組成的「內在架構」,供我們在回憶時使用,以三隻小豬的故事為例,知識可以說是建築原料(稻草、木材及磚塊),而基模則是房子的構造及裝潢等。這樣的內在架構某種程度上,有利於處理問題的效率,假設好友知道你在念科法所,前來請教法律問題:網購時,賣家將收件人的名字誤寫成黃曉明,導致他未收到商品,應該怎麼跟賣家反應(改自真實案例,請見文末)?此時的大腦運作讓我們再以三隻小豬的故事為例,首先,我們有學過憲法、民法及刑法等等知識,比如說憲法是茅草屋,民法是木頭屋,刑法則是磚屋,而我們知道答案就是找豬二弟時,基模的作用就在於引領我們直接走進去木頭屋中找豬二弟(此時基模就像是路牌或門牌),而不是隨機挑一間屋子看豬二弟是不是在裡面,找不到的話再隨機挑不同的另一間。人腦便是透過基模這樣的內在架構,大幅降低我們處理問題所需的時間。
常見的處理問題方式
接下來介紹幾種幾乎人人都會使用的問題解決手段,如算則法:解決問題的正規方法,包含一個或多個連續的解題過程,遵循此過程可以找到正確的答案,如法學界的三段論法及數學公式等;捷思法及經驗法則:非正規的、投機的心智捷徑式解題策略,結果並非總是正確,如一個十歲男孩與一個五十歲男士有胸痛症狀時,一般人通常會認為後者更有可能是心臟病發作。捷思法又能再細分成可用性捷思法(availability heuristic)及代表性捷思法(representative heuristic),前者係指個體依據腦中最容易想到的相關例子作為判斷基礎的一種認知捷徑,如英文單字中,r 開頭的字彙較多(如replay),還是第三個字母為r 的字彙較多(如normal)?由於可用性捷思法是人腦將最容易想到者當作解答,未花太多心力思考,因此雖然是不尋常的事件,只要是近期發生或見聞者,便更容易被回想起來,而成為答案;後者則係指利用對象與某種事物典型的相似程度來作歸類與判斷,因此判斷基準主要在於基線率(base rate,指一個事件或特性發生於某群體的普遍性),如在酒吧看到一身材魁梧且著花襯衫的人,正在觀看體育摔角節目,你/妳覺得他/她是一個律師,還是一個巴士技工?
最後再介紹一個比較常見且有趣的思路:定錨(anchoring)與調整,這是一種運用某一數值或近期經驗形成定錨,用以判斷新經驗的思考方式,如請讀者分別快速估計1x2x3x4x5x6x7x8x9及9x8x7x6x5x4x3x2x1的答案(請務必實際在兩秒內估算看看),根據心理學家的實驗結果,分開問時,得到的平均回答分別為5000及30000,但兩者的答案卻皆為:362880。
處理問題的根本─記憶的形塑與運用
到目前為止,筆者只有簡介人腦的「內部運作」,但它與外在世界互動的方式,其實也攸關我們怎麼收錄資訊而形成記憶,因此接下來本文將暫時跳脫人腦的框架,先探究知識來源的正確性,再探討人腦與知識間的互動關係。
下回分曉:探究社會現象的工具——社會統計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