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SUE
2016.12 No.9
法律之門
2014 年初夏,我坐在霖澤館四樓 1404 教室前的沙發上,我永遠不會忘記那天是 3 月 30 日,幾公里外的台大法學院舊址附近正人聲鼎沸,綿延數十天的太陽花學運即將以一場數十萬人的盛大遊行暫時告終,那是新世紀以來島嶼社運的高峰。我微傾前身,望著眼前一道左右對開的厚重不鏽鋼門,待門開後,便輪到我接受科法所入學面試。
在準備研所考試的漫長過程中,文科出身的我東抓西拿,想找點和法律有關的文學作品來寫研究計畫,印象深刻曾在卡夫卡的《審判》中讀到「法律之門」的故事:一個農村來的男人在法律之門前苦苦等待,請求侍衛讓他進入未果,直至他臨終前,猛然發現自始至終等待入門的唯有他一人,只因「這扇門是為他一人所開的」。
法學博士出身的卡夫卡終以文學立名,但法學成了他作品中最滋潤的迷人部分。本期主題定為「變項」,試圖探討法學對人們生命中產生的質變,如是變化在本為帶藝投入法學的科法所同學們身上顯得更加有趣。我們看 到曾威凱律師如何從社工變成國內名震一時的人權律師,也看見外文出身的蔡惟安同學與工科出身的莊嘉強同 學,如何本著欲改變所屬群體的理想而選擇法律的心路歷程。在師長方面,我們訪問了國內重要的法社會學與女性主義學者陳昭如老師,看見她欲以制度乘載、擘畫集體平等的決心,也訪問了由心理學跨界司法實務,今以司法心理學研究聞名的趙儀珊老師。外人看法律學習之路,往往想像成沈甸甸法典一本,枯燥無趣,但上述眾人無不經律法之學灌溉後,於人生路途開出繁花盛景。
「走了這麼久,終於走到這扇門前了。」那時看著不鏽鋼門的我平靜地這麼想,「這就是屬於我的法律之門吧。」
後來的事,法律就這樣進入我的生命,潛移默化層層推進,如今年輕的我還看不出來它將帶我通向哪條甬道,而我正在路途中央,和所刊編輯小組的大家一起留下了這些文字作為足跡,希望你們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