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跨界— 校園民主:專訪吳軒宇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為了民主的夢,我們各自耕耘,

懷抱最高的理想,對未來感到飢餓。

跨進科法的門,經驗過什麼,獲得了什麼,

相互磨礪,固執著,奮力向前,繼續發光。

我們全都會上天堂,也全都會下地獄。

但為了所愛的臺灣,絕不停下腳步......

科法人 X 校園民主

一脈相承的民主起點

拆銅像、野百合、野草莓、太陽花,每一場運動都有臺大學生會的身影,臺大活脫是臺灣民主運動的起點,學生會更是產出了許多具影響力的政治人物。訪問這天,我們走過軒宇爭取命名的『陳文成事件紀念廣場』1,臺大人努力不懈的轉型正義在此展現。背影像慵懶的拉拉熊,頭腦卻精明清晰,軒宇用數據分析起選情其完整全面更令人稱奇。來自臺大電機,二年學生會經驗到底對軒宇有什麼意義呢?我們請他親自說分明。

校園民主:現況與困境

加入學生會其實是被好友邀請,當時的會長看重我計量跟細算的才能,所以我的工作便是看預算,估計資源,想像問題並加以解決。其實辦活動不那麼困難,重要的是小細節跟危機處理。後來,隨著學生會長改選,我才被拱去選學代。

臺大的體制是這樣:校方支配預算、審核活動,幾乎掌握所有權力,其下是三權分立的學生會:其中行政部門每學期可控制150萬學生會費,學代會(立法部門)負責審預算、監督行政部門,學生法院處理紛爭。但學生會對學生沒有公權力,三權分立的體制,造成行政上很多限制。學生會本來就由一小群對學生自治有熱情的人組成,而這稀少的資源與能量常在部門間的摩擦平白消耗。學代的困境在沒有傳承機制,每年改選花在熟悉職務的時間相當可觀。學生法院只能拘束學生會,對一般學生沒有強制力,更無法仲裁學生與學校間的爭議,實際功能非常限縮。

因為小眾,臺大校方並不重視學生自治的議題,沒有動機下放權力,對比國外大學學生會能運用社團補助款以落實自治,臺大學生會可以說是有責無權:身為學生自治團體,肩負向校方爭取權益的工作,又需要藉由辦理活動爭取同學認同,做得好是當然,做不好又得被質疑。幸好近年臺大學生會知名度提高,校園民主的概念也漸被理解,然若校方放手讓學生自治,學生會能做得更多。

帶藝投法律:能力與資格

我進科法所的動機是希望能影響社會。過去,臺大學生會有時會對重大社會議題表態,例如希望在校園實踐轉型正義等,但效果有限;想造成影響還是需要資格與拘束力。學生自治的經驗教會我面對問題的方法、與上位者溝通的能力,以及說服質詢者的技術。

進科法所之後,我發現法律也無法解決所有問題,甚至是成本最高的工具之一。掌權者通常站在規範的一邊,將問題上綱到規範層次很難達成效果;溝通協調還是比較有效的方法。以國會黨團協商2為例:由於席次明顯失衡,以黨團為單位才能反映被選制掩蓋、實際占40%以上的在野民意。若一切訴諸院會表決,本土派政黨只會被完封。

強調一下,這是指合乎規範的協商,利用成本較低的溝通方式解決問題。法律面的問題不是不能碰,而是需要周全的考量整合各方意見後才實踐,由於法規範有拘束力甚至強制力,正確的調整需要專業能力,這是法律人才能取得的資格,也是不可迴避的責任。

展望民主新局:公平的起跑點

我不認為新政府上台後能馬上解決所有問題,居住正義、勞工政策、年金改革,每項都需要深遠的規劃,但它應該讓所有人回到公平的起跑點。這將是臺灣第一次國會政黨輪替,也是第一次能透過積極修法的方式改革而非消極阻擋而已。藉著這次機會,我們不能讓不平等體制繼續存在,最明顯的就是黨產與選制問題,政黨法,選罷法與公投法的修正是急迫的。選舉不該是金錢的戰爭,用政策尋求支持才是民主正軌,透過公投法改革讓人民取回應有的權力。改革後的政府體制對所有人民公平,將臺灣視為核心價值;無分族群黨派意識形態,所有人都以臺灣為主體規畫未來,新政府的使命在於構築一個這樣的社會,而我也相信他們會試著實現。

為臺灣做好準備

到這邊採訪接近尾聲,我請軒宇談談想做的事,他搖搖頭:「其實我不喜歡對未來先設一個框架,那樣不好玩。若有機會我會想出國,應該會走法律,但電機的本業也不壞。」帶著務實、行動力、民主經驗,軒宇給人的印象與他最欣賞的李茂生教授有點類似,言詞犀利卻感受得到溫暖的本心:他希望臺灣變得更好。

臺大電機、校園民主、臺大科法,軒宇腳踏實地吸取經驗,培養所需的能力與資格,為我們的世代做好準備。看著他的背影,我暗想:比起拉拉熊的萌樣,軒宇比較像鑲著V領的臺灣黑熊,內建對成功的渴望走著自己的路。

1陳文成事件,於1981年在臺灣臺北市發生的陳文成教授離奇死亡案件,真相至今未明。此事件轟動海內外,為改變臺灣歷史的重大事件之一。2015年3月21日臺大通過將其陳屍地點命名為「陳文成事件紀念廣場」

2國會黨團協商:指當立委們對法案缺乏共識時,由各黨團間進行磋商,在一個月以內決定出更能達成共識的方案,於2008~2016朝野立委席次比例失衡時被在野黨廣泛運用。


bottom of page